2019-12-22 08:56:36 阅读:
预约免费试听课程
条 学校全称: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条 学校代码:13856
第三条 办学类型及层次:公办、普通高职(专科)院校
第四条 校址: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大学城文化路888号
第五条 基本情况: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教育厅共同领导和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立足山东、面向,为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是“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校”、“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现有章丘、和平两个校区,占地935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66.8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55.8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校内实验实训场所143个,校外实习实训场所155个。建有万兆骨干校园网,网络全覆盖,是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服务于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办学定位,贯彻“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机电技术和现代服务技术为两翼”的专业建设思路。设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商务管理系、财经金融系、数字媒体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开设全日制高职专业41个,其中信息技术类专业占80%,与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高度吻合。在全省职业院校中,电子信息类专业门类全、规模大、综合实力,专业集群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
与浪潮集团等行业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习基地155个,建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43个,生均实践场所面积超过骨干及省示范院校平均值。建有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综合实训基地、省信息安全攻防实验室、“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ICT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建成“六位一体”的校内科技创业园,形成了集科研、生产、实训,顶岗、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电子信息类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示范山东。
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实现“五高”,即“就业率、薪资水平、就业现状满意度、岗位升迁率、自主创业比例”,正式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是教育部表彰的“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
第六条 学校教育教学彰显特色。
一、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成绩突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学科专业课融合渗透、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和实践活动感知体悟”四位一体德育体系。践行“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发挥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挖掘专业课中的育人因素和环节,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建立思政教育基地,重视课内课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打造龙泉讲坛、五月的花海、网络思政、社团文化等校园文化品牌,丰富“e文化”内涵,学校软实力。学校获得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讲集体,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全省高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突出,连续15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根植行业,深入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坚持IT办学定位,牵头组建了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集团+联盟 专业+产业”的和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建成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成立中兴通讯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化应用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中心,校企共建通信技术等三个专业、共建双聘混编教学团队,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和技术服务,形成了“企业主导、学校主体、师生参与、校内实施”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
三、牵手企业,毕业生实现“五高就业”
毕业生供不应求,正式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每个毕业生平均有4次以上选择就业岗位的机会,保证每一名毕业生找到称心的工作岗位。就业呈现“五高”态势,即“就业率高、薪资水平高、就业现状满意度高、岗位升迁率高、自主创业比例高”。每年均有一百名以上的学生光荣参军,专升本率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是教育部表彰的“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
牵手企业,坚持“集团+联盟,专业+产业”的模式,建设就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与微软、三星、联想、浪潮、中兴、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齐鲁软件园等100多个国内外企业(园区)在课程开发、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深度合作。
四、双园融合,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契合IT产业发展特色,坚持“产业园、大企业带动,校企深度融合”的思路,出合了《促进实施意见》等文件,与齐鲁软件园等6个产业园区签订,发挥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学校专业集群的优势,实施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专业与岗位群对接,建立“组团式”实训基地,创新“双园融合 双境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基于“双园融合 双境互补”,创新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计算机技术专业群依托齐鲁软件园和学校科技创业园,实施“岗位引领、项目导向、能力梯进”式人才培养,建成省级品牌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依托章丘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学校科技创业园,围绕“互联网+”,创新“分向定岗、一店一站”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建成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对接浪潮产业园和学校科技创业园,建成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项目载体、分段递进”式人才培养,建成省级特色专业,专业规模省内大、综合水平省内。
五、资助育人,学生资助工作荣获“全省先进”
学院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励志助学工程”成效显著,连续荣获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授予的“山东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设立、省政府、学校、企业“四级奖助学金”,建立奖、助、贷、勤、补、缓和新生绿色通道“6+1平台”。受助学生占总数的40%以上,每年资助学生总金额均在1000余万元以上,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六、多维融入,双创教育成效显著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立足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组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成“多维融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开设“三个一”创新创业综合实践课程--- 一门创业管理、一项基于专业的市场调研、一份自主创业计划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建成“山东省众创空间一电院科技创业园”,创新创业学生社团28个;打造“齐鲁互联网+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自主创业率连年提高。张弋、王清臣、任立强等多名学生获得“山东省高校十大学生”“创业标兵”“创客”荣誉称号。“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成为我校毕业生的标识。
七、学赛融通,技能竞赛成绩斐然
构建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打造集实验实训、科研、技能竞赛、社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平台,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建立健全“校-省一国”三级竞赛管理机制,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练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赛教学训相融合”的育人新局面,极大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技能竞赛成绩斐然,获得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6项;在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两次获得特等奖。
点
击
免
费
通
话
我们将立即回电。该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